引用文章杜正勝與鄭瑞城「相得益彰」:前有「罄竹難書」,後有「始作俑者」
通常,你不會去找一個醫生來當經濟部長,也不會找個經濟學者去當衛生署長,雖然說,不見得不可以,但這是特別情形。在絕大部份的情況下,用人都是用專業本行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會找個和經濟業務或研究有關的人來當經濟部長,會找個和醫療本行有關的人來當衛生署長。
(當然,他們並非沒有作事.... . 但... . .他們的功勞呢? 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註:歷屆教育部長的資歷詳見文末)
教育部鄭瑞城部長上任也有半年多了,實在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任何實事,也完全感受不到他對教育的熱情在那裡。而且,他根本不是學教育和從事教育研究和學校教育的人,馬英九卻選任他當教育部長,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說杜正勝是非常不適任的教育部長,估計不會有多少人反對。我們知道陳水扁為什麼選任杜正勝當教育部長,那是因為杜正勝的「政治正確」,那麼馬英九選任鄭瑞城當教育部長,又是為了那一項「政治正確」呢?
學校教育是現代國家的重大內政,台灣對教育的批評一向嚴重、深重,但是半年來,看不到鄭部長有任何暮鼔晨鐘的言語,不見他提出任何願景,也看不到他在提倡任何的討論。而在實務上,好像什麼事都與他無關的樣子,這樣的教育部長,未免也太好當了吧!
鄭部長是新聞系的教授出身,最高的教育資歷是政治大學校長。我們知道,大學校長不過是身分的象徵,牽涉政治和財務、人事遠遠多於實際的教育事務,如課程的設計、教育成效監控、或學生管理等等,則幾乎沒有大學校長的事情。至於中小學教育,更是和他大學校長的學、經歷完全無關。
通常,各行各業,都會找本行的人來做本行的事,只有在很特殊的狀況下,譬如想要推動什麼大革命,而且是難以在本行內找到能夠有特殊才能和觀念的適合人才,這才會找外行的人來當頭。所以法務部長會找學法律的,財政經濟等也會找學財經的,農業也會找學農的,醫院院長會找學醫的。非常奇怪的事是,教育部長卻很少找學教育的。中華民國遷台六十年來,共二十任教育部長,勉強只有五位和教育本行相關(請參考附記)。
難道台灣的教育一天到晚都需要革命嗎?如果真的如此,會不會是因為教育部長很少是學教育的人在當的原因呢?
難道在台灣學教育的人,真的個個都那麼差嗎?找不到一個像樣的來當教育部長?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可不可以至少找一個對教育比較有熱情一點的人來當教育部長呢?
附記:
中華民國從一九四九年到台灣至今近六十年,總共有二十個教育部長,其中教育專業出身的部長,勉勉強強算算只有五個。而這五位大概可以確定讀過教育概論,但到底有幾位真正對一般教育問題做過研究,還是個大問題。
以下資料取自教育部的網站:http://history.moe.gov.tw/minister_list.asp?type=0
部長姓名 到職日期 最高學歷 任部長前主要經歷及 *任部長前最後一個職務
1. 程天放 民國39年3月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
安徽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代理省主席 宣傳部副部長,大學校長,駐德大使
*江西地區立法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
2. **張其昀 民國43年5月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部畢業
印書館編輯 大學地理系講師、副教授、教授 監察院監察委員
*考試院考試委員
3. 梅貽琦 民國47年7月 美國沃斯科大學電機工程學士、榮譽工學博士
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教務長,校長,
*國民大會代表
4. 黃季陸 民國50年2月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碩士(不知何專業)
加拿大「醒華日報」總編輯 成都大學教授 四川大學校長 內政部部長
*考試院考選部部長
5. 閻振興 民國54年1月 美國愛荷華大學工學博士
黃河堵口工程局工務處處長 河南大學工學院院長 高雄港務局總工程師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臺灣省省教育廳廳長
6. 鍾皎光 民國58年6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博士
工學院教授, 機械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國立臺灣大學教務長 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院長
*教育部政務次長
7. 羅雲平 民國60年3月 德國漢諾威高等工科大學研究院工學博士
大學工學院教授 教育部東北區教育輔導委員會校院接收委員 中國長春鐵路總管局技術室正工程師兼技術室主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成功大學校長
8. 蔣彥士 民國61年5月 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農學博士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技正、秘書、副執行長、執行長、秘書長、委員
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評議員
*行政院秘書長
9. 李元簇 民國66年4月 德國波昂大學法學博士
地方法院推事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處長 中央日報主筆 國防部法制司司長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10. **朱匯森 民國67年5月 美國密歇根州立西部大學研究所(不知系所,學位)
教育部視導員、組主任、科員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秘書 臺灣省立臺南師範學院校長 臺灣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校長 教育部社教司司長、主任秘書、常務次長
*教育部政務次長
11. 李 煥 民國73年5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碩士(不知專業為何) 韓國檀國大學榮譽哲學博士、韓國成均館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秘書,副主任,主任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工作會主任
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12. 毛高文 民國76年7月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化工博士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高級研究工程師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化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工學院教授兼院長 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院長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13. **郭為藩 民國82年2月 法國巴黎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所所長,校長 教育部常務次長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14. 吳 京 民國85年6月 美國愛荷華大學流體力學博士
美國Hydronautics公司首席科學家 、地球流體力學部及流體動力學部主任
美國德萊威大學副教授、教授、 研究所主任、勃朗講 座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15. **林清江 民國87年2月 英國利物浦大學哲學博士 (教育專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 中央海外工作會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高雄師範學院院長 國立中正大學校長
*考試院考試委員
16. **楊朝祥 民國88年6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工業職業教育研究博士
美國阿肯色大學職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兼研究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 教育部常務次長,政務次長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17. 曾志朗 民國89年5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系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 國立中正大學認知中心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陽明大學副校長,
*陽明大學校長
18. 黃榮村 民國91年2月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所)教授,主任 行政院教改會委員 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任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 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
19. 杜正勝 民國93年5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倫敦大學政經學院研究(意思就是沒拿到學位)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 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國立編譯館教科書「認識臺灣(社會篇)」主任委員 國立編譯館教科書高中歷史主任委員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20. 鄭瑞城 民國97年5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副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副教授、教授、*校長
個人並不認為教育部長一定要由學教育的人來出任,只要這個人對教育有一定的熱忱和研究,而且有一定的能力,不是本行也沒有關係。
通常,你不會去找一個醫生來當經濟部長,也不會找個經濟學者去當衛生署長,雖然說,不見得不可以,但這是特別情形。在絕大部份的情況下,用人都是用專業本行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會找個和經濟業務或研究有關的人來當經濟部長,會找個和醫療本行有關的人來當衛生署長。
我在質疑的是,為什麼二十個教育部長當中,和教育專業勉強有關的才只有五個。怎麼教育部長這個職位,被「特別」的這麼厲害?這代表了什麼?
我認為這代表了當局用人不當,政治權謀太過份了。
http://blog.udn.com/ubhuang/2546060
其他更辛辣的內幕和指證....請連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