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 們知道台灣的資源回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台北市的民眾可能因為要另外花錢買垃圾袋的政策,為了省下買垃圾袋的錢,民眾在家裡會盡量做好垃圾分類,但出了 家門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公共場所設置的垃圾分類筒,要走近仔細看分類狀況的話,那大概是「垃圾跟資源,傻傻分不清楚」的狀況,....

什麼紙類塑膠瓶罐,比紅 綠燈還不具參考價值,我常常很納悶,明明市民在家裡都有辦法分的清清楚楚,出門在外就都忘的一乾二淨嗎?
其實關鍵是在公德心吧。公德心要怎麼教?現在還有 沒有公民教育課程我是不知道,但以公共資源回收筒的分類情形我們知道公德心是教不來的吧。
那在號稱最環保的歐洲呢?他們「天生」就比較有公德心嗎?或是有 什麼絕妙辦法讓民眾在家門外也願意做分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