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了回應台灣人民的熱情,也為了追思故友(因空難喪生的中央銀行總裁許遠東先生),原定7月4日於巴西解散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背了四把提琴、飛了30多小時的飛機來到台灣,呈現台灣樂迷完美最終章...


(為什麼最後一場音樂會不在自己的家鄉呢?ABQ說,怕會激動到無法自己,所以移往國外辦最後一場)

 

【38年歷史娓娓道來】

1971年10月5日在維也納音樂廳的「舒伯特廳」第一場音樂會,由Gunter Pichler擔任第一小提琴、Klaus Matzl擔任第二小提琴、Hatto Beyerie擔任中提琴以及Valentin Erben擔任大提琴組成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Alban Berg Quartett(簡稱ABQ)正式誕生。在第一場音樂會後,承蒙阿班貝爾格的夫人欣賞並首懇得以使用Alban Berg的名號為團名。為了紀念Alban Berg和提攜後進作曲家,每場演出一定安排至少一首二十世紀音樂家作品的特殊傳統,延續至今。

 

一開始四人懷著破釜沈舟的心情,辭去遠本待遇優厚又地位崇高的維也納交響樂或愛樂首席,遠渡重洋向當時美國著名的La Salle四重奏學習,將全心奉獻給四重奏,約定從此不得以個人名義開個人音樂會或演出。

 

唯1978年於日本東京演出時,Matzl教授實在受不了Pichler教授為了演出水準,而把所有團員在演出隔天的早上7點半叫來練習(原定平日 即有四小時團練,演出前則是兩個半小時),辭去第二小提琴之位(張正傑:誰想當第二呢?),改由Gerhard Schulz接手。1981年Thomas Kakuska取代Beyerie擔任中提琴。這個組合才是世人所熟知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


 

可惜的是,在2005年Kakuska教授因癌症與世長辭,欽點自己最優秀的學生Isabel Charisius出任,並把自己的Sorioni中提名琴交棒給她,傳承ABQ維也納式的音色,也由於女性角色的加入,讓ABQ的精準樂風和突破風格,再次讓世人驚豔。

 

【音樂路上,辛酸甘苦談】

繁忙又嚴謹的團練和演出生活,到各國巡迴演出時當然不可能攜家帶眷,和家人自是聚少離多。拋家棄子的教授們為了音樂奮不顧身,因此所有的團員都曾經 離過婚。話說ABQ在維也納音樂院最後一場的演出,某教授的現任賢內助和前妻都有出席,只是一個坐左排,一個坐右排。(註:第一小提琴就結了三次婚,甚至 差點要賣小提琴才付的出贍養費了)

四位教授在住宿飯店時,也會特別盯嚀絕不要安排在鄰近隔壁的房間。不是因為感情很差不想看到彼此的臉(當然也有一點啦),而是因為平常練習時,大師 們的耳力很好,一旦聽到隔壁傳來旋律,身體就會不由自主的跟著拉,結果住在不同的房間卻還一起拉同一首四重奏,不是很好笑嗎?那就失去個別練習的意義啦!


 

【何謂突破曲風詮釋?】

此次世界告別音樂會將帶來海頓、貝多芬、舒伯特以及阿班貝爾格的四重奏。

海頓除了是交響曲之父,亦是四重奏之父(在擔任匈牙利艾斯特哈齊Esterhazy宮廷樂長時,更是創作高峰)。貝多芬晚年將鋼琴奏鳴曲、交響樂曲 裡的音樂實驗,通通投注到最後十年,只寫四重奏(op.130~135,共六首),最後這次要演出op.132「感恩之歌」,是貝多芬大病之後為了感謝上 帝存留他性命而寫的。比較不擅長大型曲式的舒伯特效法貝多芬的風格來作曲,也是在生命逐漸凋零的最後五年,才如風似的創作比較大型的曲目,死後也應其要求 埋葬在貝多芬旁邊。音樂界有如此一說:「貝多芬是古典中的浪漫,舒伯特是浪漫中的古典」

 

阿班貝爾格的曲目除了運用艱澀難懂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Composition,根據巴哈十二平均律而來,透過無調性的概念將A到G含升降共12個半音,每個音只能用一次可重新組成48種不同的組合,有點類似 數獨遊戲),所寫成的抒情組曲(Lyric Suite)。此曲堪稱無調性音樂技巧最高超、最華麗的作品,其中亦利用音名暗藏阿班貝爾格和地下戀人(Hanna Fuchs-Robettin)兩人的字母拼法和私密偷情記錄,名副其實的暗通款曲。(還好ABQ拉給元配夫人聽到的不是這一首,不然就...。事實上是 等兩人都過世後,學者才公佈的,ABQ才又重新詮釋。但有很多音樂家,就是有遇人不淑或露水姻緣的激情,才有不凡的作品。)

 

ABQ的特別之處,其中一點是忠於原譜。原本作曲家的音樂術語標出來,但演奏家卻沒有照演,後繼的音樂家卻也無膽冒犯前輩的典範,就這麼服從錄音版 本然後竄改音樂曲風。到了ABQ翻出原稿並修正,除了令人耳目一新之外,相信作曲家地下有知,也感安慰。(也有人說是因為以前的人技術不佳,所以連基本的 速度都從132降到110,還把兩拍輕快重音拉成四拍敘事風。)

 

第一個音拉出來,相信很多人耳中聽到的不是厲害,而是「可怕」。因為在精準的曲目研究、作曲精神分析、作曲家特質重現、忠實總譜的音樂術語表現外, ABQ還加入風格強烈的敘述性和一體性,在隨性即想的樂段四人更是一氣呵成,哪裡像是四個人拉的音樂呢?根本是音樂味蕾的極致,聽的觀眾是五體投地、淚滿 襟。(音樂會現場有很多人用袖子一直擦,不曉得是不是至情至深,還是打哈欠的表現?畢竟十二音列的作品聽起來比畢卡索還抽象)


【為何在今年絕響?】

為何向世界告別?實力頂尖的ABQ,不論在學術界、演出界、錄音都首屈一指,至少可以再稱霸個10年也非難事,此時急流勇退(我們猜想, Kakuska的辭世給他們相當的打擊),是不想讓命運決定解散的時間,要自己決定離開舞台的時刻。在演出最極致、最顛峰的狀態,向世人告別,給我們最完 美的印象。

在6月20日維也納音樂廳,所有的樂迷塞滿會場,最後全體起立鼓掌達20分鐘。不是為了要聽安可曲,而是要讓ABQ永遠記住這些誠摯的掌聲,也非常捨不得他們離開舞台...


 

【師生情誼】

四人各自有學生繼承老師的音樂精髓。而話說此次世界告別音樂會的主辦人張正傑教授,亦是Erben教授的學生。當年在張正傑還是小毛頭

孤單貧困的求學時光,Erben自掏腰包,讓考上祖師爺音樂營卻付出不的學費(相當於當時張正傑一年的生活費)的他拿了一張空白支票,還輕描淡寫的 說:「你若有獎學金你就還我,若沒有,你就忘了這件事。」至今,學成歸國的張正傑要還學費但Erben亦不肯收分文,希望他將這個精神傳承下去。

 

現任四位教授分別於維也納藝術大學和科隆藝術大學執教鞭。Pichler教授使用現代制琴師Stefan-Peter Greiner所作的琴、Schulz教授使用1715年史特拉瓦里Stradivari、Charisius教授使用1780年Storioni名琴、 Erben教授則使用1722年Gofriller大提名琴。

 

其中,主辦單位弦外之音特別請到Gerhard Schulz於7月11日在台中新民高中藝術中心(早上)和高雄音樂館(下午),免費開設大師班徵選,也免費旁聽。多次提到應使用原典版的譜集版本,以免 拉出錯誤的弓法或詮釋,對於曲式和旋律的重音和拍點更是苦口婆心的一再叮嚀。Schulz更是多次小露一手小提琴和悠揚的歌聲(沒想到吧!?),體型活似 聖誕老人的Schulz唱起歌來也是頗有大師風範。

 

【世界告別音樂會曲目】

 

曲目A(高雄7/9、台中7/10、台北7/12場次)
海頓:< 序奏-莊嚴與慢板>選自《十字架上基督的最後七言》
阿班‧貝爾格:抒情組曲
舒伯特: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作品D.887
 

曲目B(台北7/13台灣告別場次)
海頓:G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7/1
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作品3
貝多芬: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2

 

 

 

(註:本來台灣真的是最後一場了,不知怎麼搞得,又被北京請去拉一場。結尾來欣賞貝多芬弦樂四重奏op.18 no.1的第一樂章,演出地點:維也納音樂廳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Op. 18 No.1 1st mvt., in Wien Konzerthaus)

 

[資料提供:Wien Konzerthaus、弦外之音、張正傑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右翼天使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