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只有半顆米粒大小的「人工電子視網膜晶片」,可望讓部分盲人重見光 明!交大表示,由於這個晶片可產生電流刺激視網膜神經細胞,取代受損的感光細胞功能,而且是採用太陽能電池,不須在人體內植入電源器。目前已成功進行初步 的動物實驗,未來可望應用到相關醫療上,使患者揮別黑暗、重見光明。

 

  「2011台灣生技月」自21日起,在台北世貿展覽中心一連展出4天,本屆展覽的大會之星是由交通大學前校長吳重雨帶領的研究團隊,結合台灣生物、醫學、電機和光學等領域的學者專家所共同研發的「人工電子視網膜晶片」。

  這個晶片是採用太陽能電池,因此不用在人體內植入任何電源器就可以運作;而且它是目前最微小的矽視網膜晶片之一,只有半顆米粒大小,可產生電流刺激視網膜神經細胞,取代受損的感光細胞功能。

   研究團隊指出,目前這項研究已成功進行初步的動物實驗,希望未來可應用於醫學界的視網膜晶片植入療程,幫助病患恢復部份視覺,讓他們可以自理生活或行動 較為自在。參與研究的交大電子所研究生楊文嘉說:『(原音)主要是兩種疾病,一種是色素性視網膜炎,一種是老年黃斑病變這兩種病症,這兩種病人的感光細胞 都會因為疾病而壞死,所以我們利用晶片、電刺激的方式,取代這個感光細胞。』

  此外,研究團隊也正在進行提供病患配帶的眼外光學系統,希望能在比較昏暗或是影像不清楚的環境下增強影像的品質和亮度,讓植入眼內的晶片可在任何環境下正常運作。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08517&id=2&id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右翼天使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